首页 > 旅游 > 人在旅途 > 正文

让座

文章来源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16-07-29 12:36:11

    ●许艳玲

  远远看到公交车在启动,于是小跑着追到车尾,没想到公交车还是开走了,留下我一人望着渐渐远去的车身叹气。在心里直呼了10多分钟“真倒霉”后,下一辆车终于来了。这是起始站,人不多,但因为是一辆小中巴车,所以乘客上去时座位基本坐满了。我看最后排靠窗户边还有一个座位,心里一阵窃喜,赶紧就坐。坐这里不用让座了吧?

  每次上公交车,没有空位时心里很坦然,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,毕竟公交车座位少。但若遇到空位,看清没有老弱病残孕站着,也会坐下去,但只是心里会一直纠结让座的问题,有人上车时也一定要看看有没需要让座的对象。如此,坐公交车弄得心情不能舒畅。有时好瞌睡,闭上眼眯一会,但一到下一站便要睁开眼,担心若有人需要让座,而自己却闭着眼不管不顾,周围的人一定会骂:那家伙不想让座装睡呢!于是,有时可以小睡10多20分钟的,却要不停地睁眼,只为不被人骂“没教养!缺德!”我何尝会是这样的人呢?所以为了保住我一贯助人为乐的优良作风,只好委屈自己了。

  其实,坐公交车主动让座,在我10多岁第一次坐时就无师自通了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习惯无一改变,尽管在看过很多关于“让座”的负面新闻后也没动摇过。第一次让我有了想法,是不满13岁的女儿自己背个沉重的书包却被一个50多岁的大妈逼迫让座,后来她同伴让座动作慢了又被老人骂,心里开始质疑这“座”到底让不让好?女儿33公斤的身体,背了至少6公斤的书包站在拥挤的公交上已经让我很心疼,好不容易坐个位子还要被逼让座,而且对象是50多岁不算老的大妈,她无儿无女吗?就不能体谅一个身子看上去如此单薄的小姑娘吗?气归气,但为了不让女儿遭到谩骂或是新闻中遭遇的暴打,我只好安慰女儿,并鼓励她继续让座,而且是主动让座。当然我开导的理由是:让座,是一种传统美德,一种礼数,一种潜意识里给予别人方便时自己也快乐的心理愉悦感。

  又一站到了,戴眼镜的小伙子第二次让座:小妹妹,过来叔叔这里坐。我如坐针毡,但是现在没人需要我让座,旁边都是年轻人。今天上车后的第一个站,上来几位老人,两年轻妇女看到有老人上来,一个马上起身站到最后排,另一个迟疑了一下也起身让座,戴眼镜的小伙也很快起来站到过道上。有人下车后,小伙子坐上一个位子,但现在又起身给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让座。那个迟疑了一下才站起的妇女,身边就有空位却一直宁愿站着,也许她和我多数时候一样的心思:坐下了一会还不是要让,不如就站着!胡思乱想中,小伙子的声音第三次传来:大爷您坐这。心里一阵怪怪的,为自己今天占了个好位子!还好,下一站我就下车了。

  车门“哐”的一声打开,我如释重负地跳下车。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,让座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。让我们大家都多些理解,多些宽容吧,这样生活才能更轻松。

首页推荐
24小时热门资讯
24小时论坛热帖

新闻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