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定居开远已有30余年,但他依然带有浓重的江浙口音,有些话语我们要听几遍才搞懂。但语言是次要的,陶毅一再强调,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开远人。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妻子是开远人,更重要的是,他的心,已经融入了开远,他的情,已经洒在了开远这片土地上。今天,我们讲述的是早已扎根于开远的浙江省绍兴市人陶毅的故事,你准备好倾听了吗?
创业艰难显毅力
1983年,年仅19岁的陶毅只身来到开远,成为开远的第一批浙江商人。经商发财,办厂创业,其实远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。江浙一带的人虽然有经济头脑,精明能干,但陶毅也是一次又一次尝到了创业的艰辛。 刚到开远时,陶毅在西城食品厂学做酱油。这个工作既辛苦,收入又低,好几个年轻人干了几个月就纷纷逃离,但陶毅却留了下来,他凭着自己的用心和毅力,学到了手艺,当上了酱油师傅。之后,他开了一个酱油厂,接着办起了养殖场,还开了一个小饭馆。眼看事业小有所成,但市场刮起的一阵旋风,把陶毅的梦想都卷走了。他经营的这些东西全部亏损。无奈,只好从头再来。
后来,陶毅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,可正当汽车修理厂风生水起之时,一场车祸,又把陶毅的事业推到了谷底,他不仅几乎花光了积蓄,还整整倒下了一年。身心受到重创的陶毅并没有一蹶不振。1999年,大病初愈的陶毅经过考察、分析后,带着两名小工和一台电焊机,在昆河公路白土墙加油站旁租了一间小铺面,开始了他的又一次创业——加工、制作油罐。由于市场前景看好,加之陶毅热情的服务,一年下来,收入不菲。之后,陶毅乘势而上,扩大了经营规模,创办了金峰油罐厂,专门生产、制作各种规格的金属容器。在国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好政策引领下,在开远市委、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,金峰油罐厂一路前行,成为了滇南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。
陶毅有一个难以释怀的情结,那就是读书。他读初中的时候,要走5公里路,读高中的时候,要走10公里。虽然可以住校,但需要一大笔钱,当时家里没有钱,他只好走路,无论刮风下雨,还是天寒地冻,他都坚持了下来。
如今,陶毅有一点钱了,他要让被他看作故乡的开远孩子少吃点苦。从2004年开始,陶毅就开始捐资助学。2009年,他向老黑地小学捐款1000元,用于学校苗族学生的生活补助费;去年底,他出资1万元,给碑格乡小寨小学的学生购买学习、生活用品。陶毅说,去年底,他去小寨小学,看到学生们的被子、垫褥又破又旧,山区很冷啊,所以决定为他们改善一下。今年初,陶毅又去学校看了一下,学生们都用上了新被子、新垫褥等,他心里也释怀了许多;从2004年开始,陶毅就一直承担着开一中3名贫困生的费用,这几个学生毕业了,他又承担另外几个。
对于学生,陶毅可谓是不遗余力。旧寨小学,他给他们换新课桌;老黑地小学,他给师生们送月饼……10余年来,陶毅在学生们的身上已投入了10多万元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让他们好好读书。
在关注孩子们的同时,陶毅也没有忘记需要帮助的老人们。今年1月,陶毅冒着严寒来到碑格乡小寨村委会小寨村,看到一位周姓老人家的房子破破烂烂,几乎要塌了,而老人又是一个孤寡老人,房子出现情况,她跑都来不及。陶毅当即拿出钱,让村民们帮老人建房。今年8月,陶毅带着两袋米和20把面条去看望老人。看到老人家已盖起了两间平房,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,屋里亮堂整洁,陶毅高兴,老人也高兴,一再拉着陶毅的手,感谢之余流下幸福的泪水。
今年端午节,陶毅带着开远戏曲协会的演员来到朋阳敬老院,看望慰问老人,为他们表演节目,送上水果等慰问品,祝他们身体健康,节日快乐。去年中秋节,陶毅则为朋阳敬老院的老人送去月饼。
几年前,邻居家中的人出了车祸,他资助邻居3000元;他的妻子罗秀红的乡亲要盖房子,他多多少少都要资助几千元。
陶毅就是这样一个人:对老人、小孩是这样慷慨解囊,对需要帮助的人,也毫不含糊。他的女儿大学毕业后,受他的影响,留在了开远一所中学教书。
新闻热点
新闻爆料